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公司动态

假山园林的意境美(二)

发布日期:2016-12-9

   续:

   【导读】中国古典园林建筑是美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园林艺术源远流长,清代的扬州园林可谓称做了古代的意境的延续,而园林中假山更是将“虚”“实”意境发挥到了极致。其中深圳市山月园园艺有限公司(苏氏山水)是目前国内最专业生产假山瀑布,GRC仿真假山山岩、仿真植物、大地艺术等景观材料的厂家。虚实结合,与自然景观浑然一体,真假难辨。众多高端旅游景区首选合作对象。

   中国园林经过历代的发展,不论是皇家园林还是私家园林都在明清时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园林的美学研究也得到了重视,叶朗沿用了宗白华先生的观点,认为中国古典园林在美学上的最大特点就是重视艺术意境的创造。笔者在观赏扬州园林时生发爱意,感觉身临其境,融自己感情于扬州园林中,甚偏爱园林中的假山,认为其最符合艺术意境创造的特点。

假山塑石-假山瀑布


三、假山的意境美

意境之“境”包括两个部分:“象”和“象外之象”。“象”就是实境,“象外之象”就是虚境。虚境与实境看似两个部分,但一到艺术表现时,功夫全要落实到对实境的营构上。“石”在意境营造中的作用就是利用石头来为园造景,营构实境,为生成意境创造物质环境。


假山园林-假山石窟

(一)假山堆叠营造的意境美——营造“假山实境”

中国古代园主们想通过修建私家园林尽享大自然的美好风景,造园家就取法山水画“咫尺万里”的写意手段,堆土叠石,模写山川,对空间进行自由的收缩,仿佛置身于山川之中,感受高山带给人的雄伟的气势。“造园家利用不同形式、色彩、纹理、质感的天然石,在园林中塑造成具有峰、岩、壑、洞和风格各异的假山,唤起人们对崇山峻岭的联想,使人们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群山之中”。 所以,叠石为假山就成为古代园林中最具特色和最富表现力的园景形象,堆叠假山也成了“石”在古代园林中营造园景最主要的用途。诗人、散文家忆明珠先生在一篇关于扬州小盘谷(园内假山峰危路险,苍岩探水,溪谷幽深,石径盘旋,故而得名“小盘谷”)的文章中写道:“西院所拥有的是假山的主要部分,极清雄而有古意,叠石如昂狮、如蹲豹、如卧虎、如云涌、涛立,石间青苔似黛,草碧如丝,嘉木扶疏,秋花俏艳。”扬州南园是清代的一座名园,以九峰湖石闻名。此园主于乾隆年间在江南得太湖石立峰九尊,乾隆下江南恰逢此园,赐名为“九峰园”。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曾这样描述九峰湖石:“大者逾丈,小者及寻,玲珑嵌空,窍穴千百。”上有八十一个洞穴,大的穴口如碗,小的仅能容指,极为罕见。“长二丈有奇,广得其半。巧怪?岩,藤萝蔓延,烟霭云涛,吞吐变化。”这一峰湖石,石上孔穴众多,峦起岫伏,似有烟霭吞吐,一座既高又宽、既奇又美的一峰湖石呈现在我们的眼前。湖石假山的堆叠方式大部分取决于石匠们的设计,偶尔也参考园主本人的审美视角,主观成分特别重,现在我们去扬州园林仍可以略观到当时石匠们高超的叠山手艺。


(二)假山借景营造的意境美——生发“假山虚境”

扬州历来以名园胜,名园以垒石胜。垒石不仅是塑造出赏心悦目的石景,更注重其作为分景、隔景的手段和借景的对象,通过对石景巧妙的空间安排来组织空间,扩大空间,丰

富游赏者的审美感受,营造出“虚实相生”的意境生成空间。石在此既是景观,又是空间布局的手段,衬托其他景色,一举两得。通过对“石”的巧妙设置,使得本来一览无遗的有限空间曲折迂回,趣味横生。增加了景色的层次,使景观意趣多样化,扩大了观赏者心理上的空间感受。有的山中筑有洞室,藏有磴道。磴道随山势上下,人行其中,时隐时现,颇多乐趣。沿着磴道可以走出假山进入水亭中,既享受了登山之乐趣,也提供了休息的场所,集休闲娱乐于一体。在石隙间还植有迎春、松柏等植物,磴道石间还时不时有青藤攀附,璧山下通常还开凿有深池,池水青碧,植物繁茂,为这一璧山长卷增添了蓬勃的朝气的美感。前面说到的小盘谷的湖石假山不仅自身具有审美价值,也可借景,如洞内采光来自山岩穴窦,通透明亮,出洞后可以沿曲桥而至西岸,可以沿磴道而上,抵达山顶小亭中,也可以沿阶而下到达曲池边。曲桥,磴道,山中小亭,曲池与假山构成一个整体,互相依存,承接的非常自然,融为一体。


假山塑石-假山园林

四、结语

扬州园林叠石为山,不论湖石还是黄石,皆以峰岭险峻、中空外奇者居多,又因为石材依赖于外地,受装卸、运输等因素的限制,导致巨型的孤峰特别少,石料体小型微者居多。要堆叠高山巨壁,需讲求石涛 所说的“峰与皴合,皴自峰生”的画理,讲求石料质地、纹理、色泽的选配,以及镶、拼、连、嵌的

技巧,以便制作出峰峦、悬崖、幽洞等,体现出“宛若画意”的园林山景意趣。园中石景,虽由人作,但无人工痕迹,讲求自然,“宛如天开”。陈从周说过:“叠石重拙难,古朴之峰尤难,森严石壁,亦非易致。而石矶、步石及点缀散石,正如云林小品,其不经意处,亦即全神贯注之地,非用极大功力,深入思考,对全局作彻底之分析解剖,然后以轻灵之笔得画龙点睛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