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边坡治理(网络资源)

治愈老伤疤 不再添新愁 ——河北省推进矿山生态综合治理纪实

发布日期:2021-7-29

近年来,河北省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根植于矿产资源管理全过程,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机制,矿山生态环境不断改善,资源利用效率也在逐步提升。
过去,由于河北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时间长,开发强度大,多数矿山企业开采方式落后、资源利用效率低、经营模式传统,矿产开发利用给生态环境留下了难以弥补的创伤,如何改善矿山生态环境成为一道亟待解决的难题。

修复后的河北省迁安市金龄铁矿 李彬 摄
当前,河北省正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矿山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全面实施“四个一批”矿山综合治理新模式,即对全省矿山关闭取缔一批、整合重组一批、修复治理一批、规范管控一批。这与以往专项整治不同,“综合治理”最显著特征是把系统治理放在核心位置,既要从源头上调减存量,又要在过程中严控增量,不仅对矿山生态环境进行恢复治理,而且要对影响矿山生态环境的各个环节进行整治管控。
关闭重组散乱小矿山 切断生态环境破坏源头
散乱小矿山通常对自然资源进行盲目开发,是导致资源严重浪费的主要源头之一,要想把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做得更大,淘汰对生态环境“不友好”的矿山是第一步。河北省依法关闭安全生产和环保整改不达标、部分位于“四区一线”无法避让、符合露天转地下开采条件限期未转采等矿山,仅2020年全省关闭固体矿山415座。 
矿山转型升级成为矿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河北省按照“政府主导、规划管控、企业资源、市场运作、维护稳定”的原则,鼓励资金雄厚、技术先进的大企业作为整合重组主体,采取合理补偿、整体收购或联合经营等方式,对开采同一矿体、有多个采矿权人的密集小矿,以及紧邻大中型矿山的小矿和无力进行环保、安全、技术装备改造升级的矿山,进行有序整合重组。2020年,河北省309个需整合重组矿山全部落实整合重组主体并签订协议。整合重组后的露天矿山要达到大中型矿山标准,地下开采矿山达到最低生产规模标准,并且全部进行边开采边治理。同时,整合重组后的矿山要具备安全生产基本条件、资源利用效率达到国家标准,确保开采方法、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达到行业先进水平,实现设计开采、生产经营、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统一管理。
河北省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与矿业开发相协调的矿业发展模式,引领带动全省矿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目前,河北省有75家矿山纳入全国绿色矿山名录,预计到2025年底,全省固体生产矿山全部达到绿色矿山标准。如今,大中型矿山占比明显上升,规模结构得到优化,矿山“三率”达标率90%以上,共伴生矿产、废石等综合利用程度显著提高。
对于生产矿山,唐山市推广“边开采、边治理”模式,在打造绿色矿山中改善了环境。据了解,唐山金隅冀东水泥石灰石矿投入上亿元资金对矿区进行环境提升和生态修复,用草坪、花坛、绿篱、常青树、落叶乔木和灌木构成宜人的空间层次,打造了花园式厂区。
创新举措修复治理 解决好历史遗留问题
据了解,河北省在全国率先进行了大规模的矿山生态修复,重点对责任主体灭失矿山迹地、生产矿山环境、白茬山三类矿山进行生态修复治理。按照“宜林则林、宜耕则耕、宜草则草、宜建则建、宜景则景”和“一处一策”的原则,采取修复绿化、转型利用、自然恢复等相结合的措施,对责任主体灭失矿山进行生态修复治理,完成3705处、24.89万亩责任主体灭失矿山迹地修复治理,超额66%完成“十三五”目标任务。
河北省在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工程中采用“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模式,强化政策机制支撑,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有效解决资金不足问题,通过引水上山、客土回填、山体禁采、封山禁牧、植树造林等举措,让光秃秃的山体重新披上了绿装。三河市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投资80亿元,对22平方千米废弃矿山进行生态修复治理,实现了增绿于山、还绿于民的目标。
在矿山生态修复治理过程中,河北省按照“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严格要求生产矿山企业落实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水土保持等要求,进行边开采、边治理、边恢复。
河北省邯郸市各类矿山一度超过3000个,长时间、高强度的矿山开采,造成了渣石占地、地表塌陷等诸多问题。近年来,邯郸市大力推进矿山关停取缔和露天矿山深度治理工作,全力进行生态修复,偿还“历史欠账”。自2016年以来,该市已关闭固体矿山240个,修复治理矿山250个,治理面积3万多亩,累计投入各类资金3.62亿元。占地500余亩的武安市新金生态园原本是废弃的闲置场地和荒山,通过治山造景、围堰造田,逐步建起了以田园风光和花海为主题的生态园林。
推进矿山高陡边坡(白茬山)攻坚治理。县级政府要全面核查属地因矿山开采造成的高陡边坡,建立台账,以交通干线两侧为重点,综合采取台阶式修复、平台式治理、微地形改造、文化景观利用等治理模式,因地制宜,科学编制治理方案,有效改善矿山高陡边坡自然环境。
保定市满城区康宁矿山通过危岩清理、地形地貌整治、台阶覆土绿化、微地形微地貌绿化、灌溉养护等系列修复工程,让坚硬的山体掌子面上爬满绿油油的爬山虎,让修复后的平台上翠柏、垂柳成排。
严格管控违法采矿行为 搭建矿山生态保护屏障
违法违规采矿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最直接。河北省坚持“露头就打”,坚决遏制违法开采问题,综合运用“人防+技防”手段,常态化实施乡镇分片包联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将非法盗采、越界开采、破坏生态环境等行为扼杀在萌芽状态。对无证采矿的按“三不留一毁闭”(不留人员,不留采矿设备,不留建筑物,毁闭井筒、恢复地貌)进行清理并修复到位;对越界采矿的责令退回批准的矿区范围开采;对禁止建设区域内、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一律拆除。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河北省共查处整改违法采矿问题3880件,对排查出的违法问题实行“清单化”管理,全力以赴以“零容忍”的态度,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落一处,依法依规查处整改,违法违规采矿问题得到有效遏制。
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为矿山生态环境锦上添花,是治理矿山生态环境的有力举措。河北省把生态文明建设和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同步推进,“十三五”期间,全省完成营造林3954万亩,超额88%完成了任务,草原生态修复272万亩。
2020年,邢台市在推进太行山绿化提速攻坚行动中,与裸露地表覆盖、防范盗采河砂矿石相结合, 74处矿山迹地得到有效修复,山区县(市、区)47.04万亩的营造林为矿山生态环境筑起了绿色生态城墙。
承德市去年以来累计关闭矿山291家,压减矿业权608个,完成营造林617万亩,修复草地133.8万亩,森林覆盖率从56.7%提高到60%。
石家庄市以太行山区“三沿三旁”为重点,强力推进太行山绿化,按照发展林业产业和生态修复相结合的原则,栽植花椒、连翘等具有经济价值和黄栌、侧柏等具有观赏价值的树种,把一座荒山岗打造成了“花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