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庭院假山百科

庭园假山的空间布局

发布日期:2022-8-1

1.庭园假山空间的分隔与联系


(1)以园路分隔联系空间在庭园内以园路为界限划分成若干空间,每个空间各具景观特色,同时园路又成为联系空间的纽带。

(2)以建筑物和构筑物分隔联系空间  在古典庭园假山中,习惯用云墙或龙墙、廊、花架、假山、桥、厅、堂、楼、阁、轩、榭等庭园建筑以及它们的组合形式分隔空间,但同时又利用门、洞、窗等取得空间的渗透与流动。

(3)以地形地貌分隔联系空间只有在复杂多变的地形地貌上,才能产生变幻莫测的空间形态,创造富有韵律的天际线和丰富的自然景观。如果庭园本身的地形地貌比较复杂,变化较大,宜因地制宜、因努利导地利用地形地貌划分空间,效果良好。如果是平地、低洼地,应注意改造地形,使地形有起伏变化.以利空间分隔和庭园排水,并为各种植物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丰富植被景观。

(4)利用植物材料分隔联系空间在庭园中,利用植物材料分隔联系空间,尤其是利用乔灌木范围的空间,可不受任何几何图形的制约,随意性很大。若干个大小不同的空间通过乔木树空隙相互渗透,使空间既隔又连,欲隔不隔,层次深邃,意味无穷。
假山图片
2.庭院空间的组织
(1)空间展示程序与导游线风景视线是紧密联系的,要求有戏剧性的安排、音乐般的节奏,既有起景、高潮、结景空间,又有过渡空问,使空间主次分明,开、闭、聚适当,大小尺度相宜。

(2)空间的转折空间转折有急转与缓转之分。在规则式庭园空间中常用急转,如在主轴线与副轴线的交点处。在自然式庭园空间中常用缓转,缓转有过渡空间,如在室内外空问之间设有空廊、花架之类的过渡。

(3)连续风景序列布局庭园景观是由许多局部构图组成的.这些局部景观,经一定游览路线连贯起来时,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对比、起伏曲折、反复、空间的开合、过渡、转化等连续方式与节奏是与观赏者的视点运动联系起来。这种随着游人的运动而变化的风景布局,称为风景序列布局。

总之,庭园空间组织的目的是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基础上,运用各种艺术构图的规律创造既突出主题,又富于变化的庭园景观。其次是根据人的视觉特性创造良好的景物观赏条件,使一定的景物在一定的空间里获得良好的观赏效果,适当处理观赏点与景物的关系。

六、庭园的发展史
庭园属于造园学的范畴,是园林的一种形态。
1.中国庭园的发展史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的劳动人民用自己的血汗和智慧创造了辉煌的中国建筑文明。中国的古建筑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体系最完整的建筑体系。从单体建筑到院落组合,城市规划、园林布置等在世界建筑史中都处于领先地位。
在中国古代.园林又称作园、囿、苑、庭园、别墅、山庄等。创造、营建园林环境的全过程称为“造园”。造园是关系地理学、地质学、气象学、植物学、生态学、建筑学,乃至哲学、文学、绘画、动物学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的艺术创作。造园艺术在中国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国园林以自己特有的风格,在世界文明史中独树一帜,久负盛名。
假山造景工程
中国园林大致可以分为自然园林、寺庙园林、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四种类型。四种园林风格的实用需求不同,但其园林内涵则是基本相同的。园林的规模大小不一,小庭园多为单一空间,功能较为简单;中、大型园林则不然,独立性强,在功能上变化多样,可满足会客、读书、听戏、宴请、赏月等不同需要。少数私家园林,不仅独立于住宅之外,其面积远大于一般院落,形成一种集多种式样的建筑群、园中园的“集锦式”格局。

(1)皇家园林皇家园林在古籍里面称之为“苑…‘囿…官苑…园囿…“御苑”。中国自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这一阶段,连续几千年的漫长历史时期,帝王君临天下,至高无上,皇权是绝对的权威。像古代西方那样震慑一切的神权,在中国相对皇权而言始终是次要的、从属的地位。与此相适应的,一整套突出帝王至上、皇权至尊的礼法制度也必然渗透到与皇家有关的一切政治仪典、起居规则、生活环境之中,表现为所谓的皇家气派。

①秦代皇家官苑秦代园林中最为知名的上林苑,北起渭水,南至终南山,东到宜春苑,西达沣河,建朝宫于苑中,其前殿即阿房宫。据说“规恢三百余里,离富别馆,弥山跨谷,辇道相属”。除苑中恢宏的建筑外,对自然景观也十分重视。不仅“表南山之巅以为闕”“络樊川以为池”,还修建了许多人工湖泊,如牛首池、镐池等。山明水秀,景色宜人,基本脱离了先泰在园林初创期的那种“蓄草木、养禽兽”的单一模式。
假山制作图片
②汉代皇家宫苑西汉初,在修复长乐官后不久即建造了未央官,作为朝宫及帝后居所。宫中园林在西掖庭宫之西,有沦池,是园中主要景观。池中筑渐台(即水中之台),池西有大殿名白虎殿。白虎是“西方之兽”(《礼记·曲礼上》),殿建在西部,显出五行方位之说的影响。

③隋唐皇家园林隋唐是一个国富民强的昌盛时代,园林的发展也相应地进入一个全盛时期。隋代洛阳的西苑是当时著名的皇家同林。丙苑的规模很大,以周围十余里的大湖作为主体。湖中三岛高出水面,上建台、观、楼、阁。大湖的周围又有许多小湖,其间又以渠道相连通。苑内有十六院,即十六处独立的建筑群,它们的外面以“龙鳞渠”串联起来,园中有园。苑内大量栽植异花奇木,饲养动物。唐代长安大明官、华清官、兴庆宫也是当时著名的皇家园林。华清官在长安城东面的临潼县,利用骊山风景和温泉进行造园。骊山北坡为苑林区,山麓建置宫廷区和衙署,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座宫苑分置,兼作政治活动的行宫御苑。

④明清皇家园林盛清康乾时代,在北京西北郊建成了称为“三山五园”的大片皇家园林群,以圆明园规模最大。但是,包括圆明园在内的北京园林,在1860年英法联军、1900年八国联军两次侵略战争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圆明园完全被毁,清漪园又经重修,还比较完整,即今颐和园。在承德保存着离官避暑山庄,规模也相当大。
皇家园林运用了一整套中国园林构图手法,如对景、借景、隔景、透景等,其起承转合、含蓄委婉的精神,皆息息相通。清代的皇家园林更是有意地向私家园林学习,皇园中许多局部或园中小园,甚至是对江南私家园林大意的模仿。
假山瀑布景观工程
(2)私家园林中国古代园林,除皇家园林外,还有一类属于王公、贵族、地主、富商、士大夫等私人所有的园林,称为私家园林。古籍里称之为园、园亭、园墅、池馆、山池、山庄、别墅、别业等。规模较小,一般只有几亩至十几亩,小者仅一亩半亩而已;大多以水面为中心,四周散布建筑,构成一个个景点或几个景点;以修身养性,闲适自娱为园林主要功能。私家园林自西汉开始出现,经魏晋的演化,从贵戚富户之园向士人园转化,再历经唐宋之发展而蔚为大观,成为与皇家园林并列的中国两大园林系统之一。两汉私家园林,造匿手法多效法皇家园林,水平在皇家园林以下。到了唐宋时期,规模当然仍远不及皇家园林,而造园水平已在皇家园林以上。到了明清时期,私园的精微细腻,窈窕曲折,已远超皇室,皇家园林转而要向私家园林取法了。

中国园林作为自然风景式园林的特点已经确立。公元3世纪到6世纪的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园林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时期。由于文人和士大夫受到政治动乱及佛教、道教思想的影响,大都崇尚玄谈、寄情于山水,游山玩水成为一时风尚。讴歌自然景物与田园风光的诗文涌现文坛,山水画作为独立的画种也开始荫芽。对自然景物内在规律的揭示和探索,促进了自然风景式园林向更高水平上发展。官僚士大夫以隐逸野居为高雅,他们不满足一时的游山玩水,要求身居馆堂而又能长期地享用、占有大自然的山林野趣。

唐代是私家园林大发展的时代。私家园林园主主要是贵族和官僚,前者为皇亲国戚,虽身份高贵但不见得饱有才学;后者多进士出身,有高度文化修养,本身可能就是诗人或画家。因园主不同,私家园林的风格有所差别。大致说来,贵族园林偏重于华丽富贵,官僚而兼文人的园林则在意趣上更高一筹,尤其是经过他们的擘画,偏重于自然淡泊,拳石篑土,寄托情怀,往往小中见大,力求体现天地人生的真趣。


上一章节:庭园假山的形态